首页 > 新闻中心 > 酒店行业动态

凯发官网首页|第279期:教育厅长:教育要从从同质化走向个性化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6:27    次浏览

第279期:教育厅长:教育从同质化走向个性化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本公众号隔天一期。现利用空当时间,重贴此文,作为昨天贴出的第561期《医生不能给几十位病人开一样的药,老师也不能给几十位学生喂一样的饭》的参考和延伸阅读。此外,还可以参考第47期《教学思想的两次转变》、第133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第446期《教师要敢于扔掉专家编写的教材》。谢小庆按:中国的进步既需要有学术追求的学者,也需要有见识有担当的官员。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如果不能与权力相结合,如果不能得到权力的支持,就很难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效益,也很难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张志勇同志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和《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刊发了三篇对张志勇同志的采访。读到这三篇访谈,我固然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受到鼓舞。看到山东省拥有具这般见识的教育官员,我对山东省的教育改革生出了几分希望,更希望山东省的探索能够为中国的教育改革积累经验和教训。这里摘编了这三篇谈话的部分内容。谈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我感到汗颜。从总体上讲,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不高的,甚至在一些地方到了初中二年级,孩子们厌学的比例就达到了惊人的1/4。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父母和老师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当我们的教育本身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当孩子们要关闭主动学习的大门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来讲不仅失去了当下的意义,更会危及孩子未来直至一生的就业谋生、幸福生活。今天,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快乐?为什么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原因错综复杂,但不能不说学校教育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文化课学习太重,重到我们的孩子除了考试升学的课程之外,什么都不学的地步。这样单调的极端功利主义教育的结果是:因学习时间过长而导致负担过重,把不少孩子压垮了;因学习内容太单调,把不少孩子的学习兴趣葬送了;因学生学习课程只重视智育而导致德育、体育、美育、实践教育边缘化,把不少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破坏掉了;因来自家庭、学校的强制性、统一性学习负担过重导致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丧失,把孩子们的学习主体性破坏了,个性化学习更是空间全无。在这种强制性、统一性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们的学习已经赤裸裸地被应试教育所绑架,自由自主学习的兴趣、个性的张扬等等最可贵的教育价值的丧失,就成为必然的了。 甚至孩子的身体也受到损害。虽然我省孩子的身体素质指标,从总体上讲,已有所改善,但也不能不实事求是地承认,孩子们的近视眼率、肥胖症率居高不下,令人担忧。没有了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没有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欲望,就没有了对学习的执着与坚守,就没有了真正的个性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虽然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了入学机会,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公平,但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并未体现真正的公平。我们的教育并不是真正公平地面向所有的学生,更不是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而是把教育资源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孩子集聚,这种倾斜对孩子心理伤害极大。我们呼唤公平,却从小就让这些孩子看到不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是在促进公平,而是在扩大社会鸿沟。当教育的非理性和反科学精神大行其道的时候,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必然被边缘化。很多孩子正在因为学习的单调而倒下,因为教育的不公而寒心。我们的教育给未来社会发展留下了太多的隐患。这是一个因为功利主义教育盛行而导致教育家极其匮乏的时代,这是一个呼唤成千上万教育家的时代。今天,教育迫切需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转变:1、从生存型教育向发展型教育转变在生存型教育阶段,人们追求的是“有学上”。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初步解决了教育机会不足问题。发展型教育是要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才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永恒的主题。2、从能力本位教育向个性本位教育转型当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我国教育资源布局正处于重大调整过程中,正逐步从农村教育为主转向以城镇教育为主。我国教育文明形态面临着从传统农业文明阶段向现代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阶段的教育转型。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尽快完成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3、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尽快从培养目标定位的同质化、资源配置的统一化,向培养目标定位的个性化、资源配置的个别化转型。教育资源总量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部分教育发达国家中小学平均班额已降到24人以下,而我国中小学学生班额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简单推算,我国教师队伍总量上要比现在缺一倍以上。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又会创造出大量知识服务业就业岗位。**********************扫描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以开始测试《初中生思维品质测试》也可以通过下面的网址开始测试:http://www.ct-thinking.com/home/ct/14527.html还可以通过下面的网址试做《小学生思维品质测试》:http://www.ct-thinking.com/home/ct/8341.html或通过下面的网址试做《成人思维品质测试》:http://www.ct-thinking.cn/home/ct/13551.html如果您有什么意见、建议、感想,您可以通过公众号首页下面的对话栏告诉我们。这里可以找到本号以往推出的文章:如果哪位网友对某个题目感兴趣,可以在公众号首页下面的对话栏中以“001”、“011”或“123”的格式回复相应的期号,我将向您发送您需要的一期。例如,如果您对第1期感兴趣,您可以回复“001”;如果您对第11期感兴趣,您可以回复“011”;如果您对第113期感兴趣,您可以回复“113”。怎样为孩子的审辩式思维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请长按或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还可以读一读这本书: